嗨,大家好,我是憂鬱司機,一個生長在台灣且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患者。繼昨天的總統大選開票後,今天想來聊聊人心。這個「人心」不是什麼善惡問題,而是把重點放在人的心理這個面向,闡述一下我個人的一些觀點。
說到人心,我想應該要從達爾文的「演化論」,根據維基百科的敘述,「演化論(英語:Theory of Evolution),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,查爾斯·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,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論,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雜有智慧的物種。」在這個理論中有個核心的概念「天擇」,即是物競天擇,這個家喻戶曉的概念。在這個物競天擇的世界裡,人類做為物種中相對弱小的一環,發展出族群的概念,而這個概念產生的出發點即是動物基礎的天性中的「求生欲」,也就是說人心中最基本的一個目標就是「生存」。
而當族群發展到一個規模時,而隨著演化使得人類開始也學會思考,由於族群壯大的關係,人類個體在族群中的地位越顯得微小,進而開始反思一個問題「價值」。換句話講,由於對抗自然的能力增強的關係,加上思考能力的增強,人類除了生存問題外,也開始有「為了什麼活著」的價值問題。
所以攤開在人類的面前,從出生開始就有了「求生存」與「求價值」這兩個目標。在心理學裡,我這個說法類似於馬斯洛的「需求層次理論」這樣的一個學說。在需求層次理論中,馬斯洛將人類需求以層次化的上升理論。也就是說在理論闡述的是當人類滿足基礎的生存需求後,才會往上尋求更高的需求。但我個人卻認為人類隨著科技發展與環境與社會日趨複雜後,人類已從需求層次中進而演化成出生即有兩個基礎需求,一個是生存需求,另一個價值需求。而這兩個需求在個人心態中熟輕孰重,則端視社會環境與其個人成長環境的不同而有相對的差異性。
參考網頁:
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演化論
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wiki/需求层次理论
外加個人的想像與推論,非專業人士的見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網路留言版是一提供人們閱讀、張貼並回覆各式議題的討論園地,通常附設於網站之下,屬於非即時、一對多的溝通管道。因此,雖然同時具備聊天、溝通的功能,其與網路聊天室的禮儀仍略有差異。除了同樣不宜過度使用注音文,不得任意散發他人隱私的留言、不張貼廣告文章、不使用猥褻的文字圖片之外,在留言版裡張貼或回覆討論區的文章時,還應:
1、先瀏覽之前的文章,避免同樣內容重複張貼;
2、發表文章時記得寫主題,並簡述內容讓人容易辨識;
3、即便是以ID、匿名、隱身的方式發表文章,仍需對自己的言論負責;
4、以及尊重他人的想法,拒絕張貼情緒性、挑釁、人身攻擊的文字,以避免點燃網路戰火。
以上文字來源,參考自網路搜尋,若有侵權,敬請來信告知,謝謝!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